在医院的日常运营中,门把手作为患者、医护人员及访客频繁接触的公共设施,往往被视为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卫生风险点,其表面常因频繁触摸而累积大量细菌、病毒等微生物,成为疾病传播的潜在途径。
为何门把手成为关注焦点?
医院内人员流动大,门把手作为开闭门的必经之处,其表面污染程度可想而知,特别是对于那些免疫力较低的患者群体,如新生儿、老年人及重症病人,他们更容易因接触污染的门把手而感染。
如何有效管理?
1、定期消毒:建议每日至少对高频接触的门把手进行两次消毒,使用70%酒精或含氯消毒剂,确保消毒液覆盖门把手表面并保持一定时间。
2、提供一次性用品:为减少直接接触,可考虑在门旁设置一次性纸巾或手套取用站,鼓励使用者接触门把手前先取用。
3、教育引导:加强患者、家属及员工关于手卫生和门把手清洁重要性的教育,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。
4、材质选择: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选择易清洁、抗菌性能强的门把手材质,如不锈钢或铜合金,以减少微生物滋生。
门把手虽小,却关乎医院整体卫生安全的大局,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措施,我们能够显著降低因门把手污染导致的交叉感染风险,为患者营造一个更安全的就医环境。
发表评论
门把手,医院高频率接触点之一:卫生盲区藏隐患。
添加新评论